李志永:《走出去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李志永

出版者:

出版时间:

出版地点:

类型:

摘要:一带一路”在吹响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号角的同时,意味着长期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正在转型升级。在“走出去2.0”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已经日益突破国家地理边界而扩展至整个世界,海外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中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却极为脆弱的的组成部分。日益拓展却极为脆弱的海外利益与相对落后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突出矛盾。如何保护和管理规模庞大、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增长迅速的中国海外利益,从而保证海外利益的安全性、成长性、持续性、和平性,直接关乎中国能否和平发展,“中国梦”能否和平实现。

正文

《“走出去”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极其重要的利益”中有三项(共十一项)涉及海外利益保护,即预防大规模杀伤性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促进国际法治规则和和平解决或管理争端机制的畅行,抑制恐怖主义(尤其是国家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交易。“重要利益”中有三项(共十项)涉及海外利益保护,即保护被恐怖主义组织攻击或劫为人质的美国公民的生存和福祉,阻止美国海外资产的国家化,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限度地促进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可见,海外利益在冷战结束后受到了美国高度重视。此时,原来集中于政治外交对抗的国务院也开始关注海外经济利益以谋求新的预算;美国商务部还成立了支持中心(Advocacy Center),以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政治支持。
  在美国逐渐完善海外利益保护措施的过程中,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海外利益的关注具有三个突出特征,即突出反恐、防范新兴国家和塑造规则。
  2001年,布鲁斯·霍夫曼(Bruce Hoffman)在美国国会海外利益保护听证会上曾指出,自1968年以来,在其国民及其财产被恐怖分子袭击的国家中,美国每年都名列榜首。
  ……

作者介绍

 


 

李志永,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万里常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规范的扩散与演化、中国外交、公共外交与海外利益保护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当代亚太》《太平洋学报》《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长期担任若干专业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社科等研究课题。

  • 我要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   (还剩下 300 字)

    全部评论 0 条评论

    更多评论

    猜你喜欢

    Copyright:© 2011-2022 重庆现代数字经济研究院 【渝ICP备2021009257号】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学府路9号